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上海 201203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附属省立医院,济南 250021
Received:28 February 2022,
Published Online:07 May 2022,
Published:20 December 2022
移动端阅览
郭茹,曹艳花,谭晓等.中药煮法炮制的历史沿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24):229-236.
GUO Ru,CAO Yanhua,TAN Xiao,et al.Historical Evolution of Boiling Method for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e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2,28(24):229-236.
郭茹,曹艳花,谭晓等.中药煮法炮制的历史沿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24):229-23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549.
GUO Ru,CAO Yanhua,TAN Xiao,et al.Historical Evolution of Boiling Method for Processing of Chinese Medicine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2,28(24):229-23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549.
煮法是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笔者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为线索,查阅历代本草书籍并结合现代各省市的炮制法规,从古今煮法炮制的方法和品种、炮制终点的判断方法、炮制目的及代表性中药的研究等方面对煮法炮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梳理后发现,煮法炮制应用的记载始于汉代,经过了南北朝、唐、宋、元时期的丰富和发展,至明清时期应用达到鼎盛时期,但现代的煮制品种数量有所减少,且主要集中在毒性中药或需要改变或缓和药性的中药;现代煮法炮制所用辅料品种主要考虑使用方便、易于获得等因素,且常以煮制程度、煮制时间和煮沸次数等作为煮法炮制终点的判断方法;中药采用煮法炮制的目的主要有除去杂质、便于除去非药用部位、改变或缓和药性、消除或降低不良反应等,可为开展煮法炮制中药的共性研究提供参考。
Boiling is a common processing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the book of
Summary of Processing Methods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Past Dynasties
, the authors consulted herbal books in all ages, combined with modern process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various provinces and cities, the boiling methods and Chinese medicine varietie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judgment method of the endpoint of processing, as well as the study on boiling methods of representative Chinese medicines were compiled and analyzed. After sort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boiling methods began in the Han dynast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ang,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nd reached its heyda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modern boiling varieties decreased and mainly focused on toxic Chinese medicines or those that need to change or moderate their medicinal properties, indi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oiling methods entered a stable period. The varieties of excipients used in the modern age mainly considered factors such as convenience of use and easy access, and the boiling degree, time and times were commonly used to judge the endpoint of boiling process. The main purposes of using boiling method for Chinese medicines were to remove impurities, remove non-medicinal parts, change or moderate the medicinal properties, and eliminate or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arrying out the common research of boiling method for Chinese medicines.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 [M]. 北京 :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1973 .
佚名 . 神农本草经 [M]. 黄奭,辑.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82 : 227 - 228 .
张仲景 . 金匮玉函经 [M]. 李顺保,校注.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05 : 111 .
雷敩 . 雷公炮炙论 [M]. 王兴法,辑校.上海 :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 1986 .
华佗 . 华氏中藏经 [M]. 古求知,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1 : 62 - 63,68 .
孙思邈 . 备急千金要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 212 .
孟诜 , 张鼎 . 食疗本草 [M]. 尹德海,评注.北京 : 中华书局 , 2011 : 9 , 34 .
兰道人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7 : 16 .
王怀隐 . 太平圣惠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8 :564, 689 , 761 .
王衮 . 博济方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59 : 143 .
唐慎微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7 : 147 .
赵佶 . 圣济总录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2 : 188 - 189,252 .
太平惠民和剂局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M]. 刘景源,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5 : 371 .
洪遵 . 洪氏集验方 [M]. 宋永梅,张云杰,点校.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 : 73 .
陈言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7 :123, 131 , 179 .
陈自明 . 校注妇人良方 [M]. 薛己,校注.南昌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1983 : 148 .
朱佐 .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3 : 83 .
佚名 . 急救仙方 [M]. 钱塘,丁丙,辑.扬州 : 广陵古籍刻印社 , 1982 : 卷二,七 .
窦材 . 扁鹊心书 [M]. 李晓露,于振宣,点校.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92 : 86 .
周仲瑛 , 于文明 .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疮疡经验全书 [M]. 长沙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 : 832 .
罗天益 . 卫生宝鉴 [M]. 武文玉,孙洪生,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9 : 44 .
朱震亨 . 丹溪心法 [M]. 赵建新,点校.北京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07 : 73 .
朱橚 . 普济方:第八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690 .
朱橚 . 普济方:第九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8 : 430 .
朱橚 . 普济方:第四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2218 , 2237 .
方贤 . 奇效良方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59 : 412 - 413,723 .
龚廷贤 . 万病回春 [M]. 张效霞,整理.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225 .
王肯堂 . 证治准绳 [M]. 彭怀仁,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4 : 88 , 469 .
罗周彦 . 医宗粹言 [M]. 吴崐,纂述.台北 : 新文丰出版公司 , 1983 : 537 , 541 .
龚廷贤 . 寿世保元 [M]. 鲁兆麟,主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1 : 378 .
张介宾 . 景岳全书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9 : 1077 , 1139 .
陈实功 . 外科正宗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4 : 178 .
武之望 . 济阴纲目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9 : 450 .
缪希雍 . 炮炙大法 [M]. 成莉,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2 : 8 .
傅仁宇 . 审视瑶函 [M].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 : 283 .
邓苑 . 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 [M]. 胡芝樵,校订.上海 : 上海卫生出版社 , 1957 : 8 .
王翃 . 握灵本草 [M]. 叶新苗,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 : 98 , 110 .
张志聪 . 本草崇原 [M]. 高世栻,编订.张淼,伍悦,点校.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1 : 94 .
杨时泰 . 本草述钩元 [M]. 上海 : 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58 : 77 - 79 .
汪讱庵 . 医方集解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9 : 16 .
贾所学 . 药品化义 [M]. 张瑞贤,李梦漪,梁飞,等,校注.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1 : 92 .
张璐 . 本经逢原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9 : 248 .
孙伟 . 良朋汇集经验神方 [M].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4 : 157 .
王维德 . 外科证治全生集 [M]. 胡晓峰,整理.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 : 74 .
胡永盛 , 张冬梅 , 赵德喜 . 《串雅补》解注 [M]. 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5 : 141 - 142 .
严西亭 , 施澹宁 , 洪缉庵 . 得配本草 [M]. 太原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 : 227 , 244 .
费伯雄 . 医醇賸义 [M]. 赵艳,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9 : 62 .
屠道和 . 本草汇纂 [M]. 苗彦霞,赵宏岩,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 : 183 - 184 .
YU H L , PAN Y Z , WU H , et al . The alum-processing mechanism attenuating toxicity of Araceae Pinellia ternata and Pinellia pedatisecta [J]. Arch Pharm Res , 2015 , 38 ( 10 ): 1810 - 1821 .
王卫 . 天南星科4种有毒中药凝集素蛋白促炎作用机制及炮制的影响 [D]. 南京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2019 .
SUN L M , ZHANG B , WANG Y C , et al .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raw Pinelliae Rhizoma and its alum-processed products via UPLC-MS and their cytotoxicity [J]. Biomed Chromatogr , 2019 , 33 ( 2 ): e4411 .
LIM Y K , PARK J H , SEO B L , et al . Single oral dose toxicity study of Pinelliae Rhizoma aqueous extract in ICR mice [J]. Toxicol Res , 2009 , 25 ( 3 ): 147 - 157 .
SU T , TAN Y , TSUI M S , et al . Metabolomics reveals the mechanisms for the cardiotoxicity of Pinelliae Rhizoma and the toxicity-reducing effect of processing [J]. Sci Rep , 2016 , 6 : 34692 .
JI X , HUANG B K , WANG G W , et al . The ethnobotanical,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file of the genus Pinellia [J]. Fitoterapia , 2014 , 93 : 1 - 17 .
杨冰月 , 李敏 , 敬勇 , 等 . 半夏及其炮制品化学成分及功效的差异研究 [J]. 中草药 , 2018 , 49 ( 18 ): 4349 - 4355 .
BORCSA B , CSUPOR D , FORGO P , et al . Aconitum lipo-alkaloids-semisynthetic products of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J]. Nat Prod Commun , 2011 , 6 ( 4 ): 527 - 536 .
黄志芳 , 唐小龙 , 罗恒 , 等 . HPLC-Q-TOF-MS分析附子的化学成分及煎煮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5 , 21 ( 1 ): 57 - 63 .
叶协滔 , 钟凌云 , 张大永 , 等 . 川乌的多物料、多流程炮制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0 , 26 ( 18 ): 202 - 209 .
叶协滔 , 钟凌云 , 杨明 , 等 . 不同炮制方法对川乌抗痛风性关节炎及心脏毒性作用的影响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1 , 27 ( 18 ): 121 - 127 .
ZHI M R , LIU K Y , HAN S , et al . Influence of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n pharmacokinetics of 6 alkaloids in raw 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 (Caowu) and Chebulae Fructus-(Hezi-) processed Caowu by UPLC-MS/MS [J]. Biomed Res Int , 2020 , 2020 : 1942849 .
CHAN T Y K . Aconite poisoning [J]. Clin Toxicol (Phila) , 2009 , 47 ( 4 ): 279 - 285 .
孟艳 , 吴鹏 , 张学兰 , 等 . 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鉴定远志生、制饮片的化学成分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5 , 21 ( 20 ): 17 - 20 .
高慧 , 黄雯 , 熊之琦 , 等 . 远志的炮制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0 , 26 ( 23 ): 209 - 218 .
席环环 , 钟凌云 . 正交试验法优选姜半夏炮制工艺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12 , 19 ( 10 ): 54 - 57 .
程砚秋 , 郁红礼 , 吴皓 , 等 . 半夏不同炮制品刺激性毒性变化及凝集素蛋白检测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22 , 47 ( 17 ): 4627 - 4633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 .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19 - 20,317 .
张从正 . 儒门事亲 [M]. 谷建军,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9 : 361 .
戴葆元 . 本草纲目易知录 [M]. 陆翔,王旭光,邓勇,等,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7 : 767 .
袁浩 . 珍珠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J]. 中成药 , 1996 , 18 ( 6 ): 18 - 19 .
王焘 . 外台秘要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 265 .
佚名 .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M]. 上海 : 上海卫生出版社 , 1958 : 14 .
周仲瑛 , 于文明 . 中医古籍珍本集成:普济本事方 [M]. 长沙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4 : 86 .
陶弘景 . 本草经集注:卷五 [M]. 郭秀梅,王少麓,主编.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3 .
苏敬 . 新修本草 [M]. 上海 : 群联出版社 , 1955 : 254 .
杜伟锋 , 孙海英 , 洪浩 , 等 . 基于谱效关系的醋延胡索炮制前后特征成分研究 [J]. 中草药 , 2021 , 52 ( 20 ): 6178 - 6187 .
沈志冲 . 元胡不同炮制方法对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J]. 现代预防医学 , 2011 , 38 ( 21 ): 4454 - 4455 .
张群智 , 毛淑杰 , 张淑运 . 三棱不同炮制品中甘露醇含量的测定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2 , 27 ( 6 ): 33 - 34 .
黄健 , 张辉 , 张建芳 . 不同炮制方法对厚朴中厚朴酚含量的影响 [J]. 浙江中医杂志 , 2015 , 50 ( 8 ): 622 - 623 .
王玉芝 . 中药汤剂改革的思考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1 , 26 ( 2 ): 62 - 64 .
隗鑫曈 , 王杰 , 陈威 , 等 . 代谢组学在中药炮制领域中的应用概述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22 , 47 ( 3 ): 593 - 602 .
孙娥 , 徐凤娟 , 张振海 , 等 . 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探讨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 , 39 ( 3 ): 363 - 369 .
郭舒臣 , 梁士魁 , 李得天 , 等 . 新世纪20年: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中化学物质变化辨识技术与多模态研究策略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22 , 47 ( 5 ): 1153 - 1160 .
李佳园 , 魏晓嘉 , 万国慧 , 等 . “辨状论质”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1 , 27 ( 6 ): 189 - 196 .
0
Views
34
下载量
0
CSCD
Publicity Resources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