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哈尔滨 150076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海南分所 海南省南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口 570311
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Received:08 April 2022,
Published Online:21 June 2022,
Published:20 March 2023
移动端阅览
任琦琦,刘洋洋,冯剑等.经典名方中藿香类药材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06):1-13.
REN Qiqi,LIU Yangyang,FENG Jian,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Huoxiang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06):1-13.
任琦琦,刘洋洋,冯剑等.经典名方中藿香类药材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06):1-1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650.
REN Qiqi,LIU Yangyang,FENG Jian,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Huoxiang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06):1-13.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650.
通过查阅古代相关本草、医籍、经史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藿香类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栽培、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考证,可为含藿香类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本草考证分析可知,历代本草多以“藿香”为正名,所用主流基原均为
Pogostemon
cablin
,为区别于明代以来我国民间习用的同科另一种植物土藿香
Agastache
rugosa
及推崇道地产区而有“广藿香”之名;广藿香原产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早期因作香料经广东等地传入我国,宋代以来便已在我国南方引种成功;药用部位多为其干燥地上部分,亦有将其叶、梗分开单独使用;历代推崇的道地产区为广东,现广东广州、肇庆、湛江和海南省多有栽培,以石牌所产最为知名;广藿香主要为扦插繁殖,二月生苗,六月采收;产地加工方法主要为闷晒法,放置阳光下反复闷晒至有芳香气味、颜色转黄;炮制方法多以净选后生品入药。基于考证结果,建议养胃汤中所用藿香以
P.
cablin
为基原,取叶片生品入药,而藿朴夏苓汤则建议选择土藿香
A. rugosa
除去根及老茎的生品入药。
By reviewing ancient materia medica, medical books and modern literature, the name, origin, quality evaluation, producing area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Huoxiang herbs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and research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containing Huoxiang herbs. Through the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it can be seen that most of materia medica in past dynasties have taken Huoxiang as the nominal rectification, and the mainstream base used is
Pogostemon cablin
.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another plant of the same family,
Agastache rugosa
,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ese folk since the Ming dynasty, and respect geo-authentic region, Pogostemonis Herba is also named Guanghuoxiang. Pogostemonis Herba is native to Vietnam and other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s a spice through Guangdong and other places in the early days, and has been successfully cultiv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 The medicinal parts are mostly dried aboveground parts, and the leaves and stems are also separated for medicine sometimes. The geo-authentic region of Pogostemonis Herba is Guangdong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it is currently cultivated in Guangzhou, Zhaoqing, Zhanjiang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Hainan province, with the most famous one cultivated in Shipai. Pogostemonis Herba is mainly planted by cutting propagation. It usually sprouts in February and is harvested in June. The main processed method in region is stuffy dry, which is placed in the sun and repeatedly suffocated until it has an aromatic smell and the color turns yellow. The processing method is mostly to use the raw product as medicine after being select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eaves of
P. cablin
are used in Yangweitang, for Huopo Xialingtang, it is recommended to choose the raw product of
A. rugosa
that is removed the roots and old stem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3 : 3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7 : 666 - 66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5 : 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0 : 32 - 3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5 : 33 - 34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 33 - 34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 30 - 3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0 : 42 - 43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5 : 45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 46 - 47 .
王肯堂 . 证治准绳 [M]. 吴唯,刘敏,侯亚芬,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 : 740 .
刘飞祥 , 樊巧玲 , 林子璇 , 等 . 藿朴夏苓汤析疑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17 , 23 ( 10 ): 1465 - 1466 .
石寿棠 . 医原:卷下 [M]. 咸丰辛酉年刻本 , 1861 : 17 .
何廉臣 . 重订广温热论 [M]. 张家玮,点校.福州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 102 - 103 .
谢宗万 . 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 [M]. 2版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255 - 261 .
谢宗万 . 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 910 - 912 .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药鉴别手册:第一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2 : 50 .
张英 , 周光雄 . 广藿香的本草考证研究 [J]. 中药材 , 2015 , 38 ( 9 ): 1986 - 1989 .
吴友根 , 郭巧生 , 郑焕强 . 广藿香本草及引种历史考证的研究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7 , 32 ( 20 ): 2114 - 2117 .
薛琴 , 刘微英 , 张历元 , 等 . 广藿香和土藿香入药史研究 [J]. 吉林中医药 , 2018 , 38 ( 2 ): 206 - 209 .
杨孚 . 异物志 [M]. 吴永章,辑校.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10 : 193 .
许慎 . 说文解字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3 : 25 .
张揖 . 广雅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36 : 128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M]. 刘衡如,刘山永,校注.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008 : 623 - 624 .
王肯堂 . 医学穷源集 [M]. 李兆健,苏珊,荆丽娟,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5 : 93 .
兰茂 . 滇南本草 [M]. 陆拯,包来发,陈明显,校点.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3 : 68 .
陈敬 . 新纂香谱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2012 : 142 - 143 .
曹炳章 . 增订伪药条辨 [M]. 刘德荣,点校.福州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 : 44 - 45 .
徐国龙 , 陈维华 , 张明淮 , 等 . 常用中药处方名辨义 [M]. 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2 : 261 - 262 .
魏长春 . 魏长春临证经验集 [M]. 魏志平,谢恬,魏杭英,校刊.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 30 - 70 .
李薇 , 徐鸿华 . 广藿香规范化栽培技术 [M].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2003 : 9 - 19 .
万震 . 南州异物志 [M]. 陈直夫,校释.香港 : 陈直夫教授九十荣庆门人祝贺委员会 , 1987 : 97 .
谢宗万 . 佩兰与泽兰的本草考证 [J]. 中医药研究 , 1989 , 5 ( 5 ): 29 - 30 .
嵇含 . 南方草木状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55 : 8 .
骆伟 , 骆廷 . 岭南古代方志辑佚 [M]. 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02 : 130 .
李光燕 , 王德群 . 《神农本草经》水苏考 [J].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1 , 23 ( 3 ): 259 - 260 .
刘欣期 . 交州记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5 : 5 .
袁开惠 , 王兴伊 . 苏合香考 [J]. 中医药文化 , 2017 , 12 ( 2 ): 37 - 43 .
程超寰 . 苏合香和苏合香丸 [J]. 家庭中医药 , 2017 , 24 ( 7 ): 28 - 29 .
陶弘景 . 名医别录 [M]. 尚志钧,辑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64 .
陶弘景 . 本草经集注 [M].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 256 - 257 .
苏敬 . 新修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1 : 313 - 314 .
杜佑 . 通典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4 : 563 .
苏颂 . 本草图经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346 .
陈承 . 本草别说 [M]. 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 233 .
刘文泰 .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三 [M]. 王世昌 ,绘制.明弘治十八年绘本. 1505 .
陈嘉谟 . 本草蒙筌 [M]. 王淑民,陈湘萍,周超凡,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97 .
《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 . 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本草原始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2 : 111 .
倪朱谟 . 本草汇言 [M]. 郑金生,甄雪燕,杨梅香,点校.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5 : 92 - 93 .
韩碧群 , 彭勇 . “紫苏”和“白苏”的本草学研究 [J]. 中药材 , 2012 , 35 ( 5 ): 818 - 821 .
钱锦秀 , 孟武威 , 刘晖晖 , 等 . 经典名方中紫苏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2 , 28 ( 10 ): 55 - 67 .
罗露香 , 岳玲 , 黄嘉欢 , 等 . 水蓼及其近缘植物本草考证 [J]. 中成药 , 2021 , 43 ( 1 ): 272 - 276 .
徐林忠 . “假苏”考证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3 , 14 ( 12 ): 770 - 771 .
钟恋 , 汪云伟 , 杜丹 , 等 . 益母草的本草考证 [J]. 中药与临床 , 2014 , 5 ( 1 ): 37 - 39 .
卢之颐 . 本草乘雅半偈 [M]. 冷方南,王齐南,校点.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556 - 557 .
吴其濬 . 植物名实图考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3 : 641 - 642 .
FISCHER F E L , MEYER C A . Index Seminum,quae Hortus Botanicus Imperialis Petropolitanus pro Mutua Commutatione Offert:Vol . 1 [M]. Petropoli : Hortus , 1835 : 31 - 32 .
BLANCO M . Flora de Filiplinas [M]. Manila : En la imprenta de Sto.Tomás por D.Candido Lopez , 1837 : 473 - 474 .
BENTHAM G . Prodromus Systematis Naturalis Regni Vegetabilis:Vol . 12 [M]. Paris : Sumptibus Sociorum Treuttel et Würtz , 1848 : 156 , 369 .
SMITH F P . Contributions Towards the Materia Medica and Natural Histoy of China [M]. 上海 : 美华书馆 , 1871 : 38 .
HENRY A . Chinese Names of Plants [M]. 上海 : 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 , 1888 : 243 .
KUNTZE C E O . Revisio Generum Plantarum:Vol . 2 [M]. Leipzig : Arthur Felix , 1891 : 511 .
STUART G A .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egetable Kingdom [M]. 上海 :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 1911 : 247 .
岩崎常正 . 本草图谱:卷八 [M]. 大沼宏平,白井光太郎,考订.东京 : 本草图谱刊行会 , 1919 : 9 - 11 .
孔庆莱 , 杜就田 , 莫叔略 , 等 . 植物学大辞典;第一册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18 : 1514 - 1515 .
丁福保 . 中药浅说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30 : 32 - 33 .
石户谷勉 . 中国北部之药草 [M].沐绍良,译.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46 : 100 .
小泉荣次郎 . 新本草纲目:上册 [M].丁福保,编译. 上海 : 上海医学书局 , 1933 : 534 - 536 .
陈存仁 . 中国药学大辞典:下册 [M].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1888 - 1890 .
陈存仁 . 中国药物标本图影 [M].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65 .
周太炎 , 裴鉴 . 中国药用植物志:第一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55 : 165 - 167 .
侯宽昭 . 广州植物志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56 : 638 - 639 .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 中药材手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367 - 369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 277 , 292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 ,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 等 . 中药志:第三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0 : 257 - 262 .
刈米达夫 . 和汉生药 [M]. 东京 : 广川书店 , 1970 : 53 .
康泰 . 吴时外国传 [M]. 许云樵,辑注.新加坡 : 东南亚研究所 , 1971 : 28 .
萧绎 . 金楼子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5 : 94 .
张山雷 . 本草正义 [M]. 程东旗,点校.福州 : 福州科技出版社 , 2006 : 229 - 230 .
陈仁山 . 药物出产辨 [M]. 广州 : 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 , 1930 : 38 .
陈润初 . 海南岛广藿香的栽培方法 [J]. 中药通报 , 1957 , 3 ( 5 ): 210 .
唐慎微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 309 .
太平惠民和剂局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M]. 刘景源,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5 : 78 - 79 .
王好古 . 汤液本草 [M]. 崔扫尘,尤荣辑,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 136 - 137 .
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辽宁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 [M]. 沈阳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9 : 17 - 21 .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三册 [M].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2018 : 70 - 74 .
周正 , 代成云 , 杨观梅 , 等 . 广藿香引种栽培 [J]. 中草药 , 1981 , 12 ( 2 ): 31 - 33 .
李东垣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6 : 64 .
凌奂 . 本草害利 [M].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1982 : 72 .
王士雄 . 温热经纬 [M]. 何永,李秋,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1 : 164 .
詹志来 , 张华敏 , 黄璐琦 . 经典名方药物考证关键问题分析与要点建议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22 , 28 ( 10 ): 1 - 10 .
0
Views
51
下载量
3
CSCD
Publicity Resources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