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呼和浩特 010020
2.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 010110
3.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呼和浩特 010010
4.包头医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特色道地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中药资源学 重点实验室,道地药材蒙古黄芪种植与开发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060
5.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Received:24 April 2022,
Published Online:25 August 2022,
Published:05 June 2023
移动端阅览
周保昌,贺斌,李烨等.经典名方中郁李仁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1):1-11.
ZHOU Baochang,HE Bin,LI Ye,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Pruni Semen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11):1-11.
周保昌,贺斌,李烨等.经典名方中郁李仁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1):1-1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846.
ZHOU Baochang,HE Bin,LI Ye,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Pruni Semen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11):1-1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846.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及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拟对郁李仁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等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为涉及郁李仁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自“郁李仁”作为药材正名被《神农本草经》收载以来,历代本草多沿用,另有以郁核、郁子、郁李等名称收载,尚有爵李、雀李、车下李、棣等别名;历代提及的基原植物涉及蔷薇科植物约12种,但以欧李
Prunus humilis
、郁李
P. japonica
和麦李
P. glandulosa
为历代所用的主流品种,而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的基原为欧李、郁李和长柄扁桃
P. pedunculata
;古代本草对于郁李仁的产地记载大多为“生高山山谷丘陵,处处有之”,近现代文献记载其产地因基原而不同,如欧李、郁李主产于我国河北、内蒙古东部、辽宁、山东等地区,长柄扁桃主产于内蒙古;近现代文献总结其品质以淡黄色,饱满充实,整齐不碎,不泛油者为佳,且小李仁优于大李仁;郁李仁古代炮制方法主要有烫泡去皮、烫泡去皮后炒制、烫泡去皮后捣碎,共同特点为烫泡去皮后入药,历版《中国药典》规定为用时捣碎。基于考证结果及《辨证录》成书年代,并结合郁李仁药材市场调查,建议经典名方散偏汤中郁李仁基原选择欧李
P. humilis
或郁李
P. japonica
为宜,果实成熟时采收,并采用去核取仁,参考现行版《中国药典》炮制通则燀法,选择水烫去皮后用时捣碎的方法。
This article has systematically sorted out and verified the name, origin, producing area, quality evaluation,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f Pruni Semen by consulting ancient materia medica, medical books, prescription books and modern liter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containing Pruni Sem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uni Semen, as a medicinal material,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al literature of past dynasties since it was collected in
Shennong Bencaojing
, and also included under the names such as Yuhe, Yuzi and Yuli, and aliases such as Jueli, Queli and Chexiali. The primordial plants mentioned in the past dynasties involve about 12 species of Rosaceae, but with
Prunus humilis
,
P. japonica
and
P. glandulosa
as mainstream varieties used in the past dynasties, while the 202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stipulates that the basal plants are
P. humilis
,
P. japonica
and
P. pedunculata
. Most of the ancient records for the origin of Pruni Semen are found everywhere in high mountains, valleys and hills, modern literature records that its origin varies according to its base, for example,
P. humilis
and
P. japonica
are mainly produced in Hebei, eastern Inner Mongolia, Liaoning, Shandong and other regions of China, and
P. pedunculata
is mainly produced in Inner Mongolia. Modern literature summarizes its quality as faint yellow, full and fulfilling, neat and not broken, and non-oiling, and the small Pruni Semen is better than the big Pruni Semen. The ancient processing methods of Pruni Semen mainly include blanching and peeling, blanching and peeling followed by frying, and blanching and peeling followed by pounding, with the common feature of blanching and peeling. The successive editions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stipulate that it should be pounded when us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 writing time of
Bianzhenglu
, and combined with the market survey of Pruni Semen, it is suggested that
P. humilis
or
P. japonica
should be used as the origin of Pruni Semen in Sanpiantang, and it is harvested when the fruits are ripe, the kernels are collected by removing the stones, and processed by blanching, peeling and pounding consulting the decoction method in the current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
石开玉 . 殷商甲骨文中所载药物史料考证 [J]. 中药材 , 2016 , 39 ( 8 ): 1904 - 1907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 216 - 217 .
谢宗万 . 中药材品种论述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4 : 298 - 30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 102 .
徐国钧 , 徐珞珊 .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组:第二册 [M]. 福州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 834 - 861 .
张贵君 . 现代中药材商品通鉴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1 : 1772 - 1775 .
刘星劼 , 张永清 , 李佳 . 中药郁李仁本草考证及化学成分研究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7 , 19 ( 12 ): 100 - 103 .
佚名 . 神农本草经 [M]. 顾观光,重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5 : 92 .
吴普 . 吴普本草 [M]. 尚志钧,尤荣辑,郝学君,等,辑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 66 .
陶弘景 . 名医别录 [M]. 尚志钧,校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305 .
陶弘景 . 本草经集注 [M]. 尚志钧,尚元胜,校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 471 .
丹波康赖 . 医心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5 : 28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M]. 刘衡如,校注.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 2097 .
朱建平 . 中药名考证与规范 [M].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7 : 1502 - 1509 .
朱橚 . 救荒本草 [M]. 王家葵,张瑞贤,李敏,校注.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7 : 730 - 824 .
佚名 . 尔雅 [M].郭璞, 注 . 王世伟,校点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15 : 82 .
韩保昇 . 蜀本草 [M]. 尚志钧,辑释.安徽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 437 .
卢多逊 . 开宝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 289 .
掌禹锡 . 嘉祐本草 [M].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9 : 320 .
寇宗奭 . 本草衍义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37 : 86 .
苏颂 . 本草图经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396 .
唐慎微 . 证类本草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7 : 345 .
李东垣 .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M]. 长沙 : 岳麓书社 , 1990 : 154 .
兰茂 . 滇南本草 [M]. 昆明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77 : 202 .
刘文泰 . 本草品汇精要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 545 .
陈嘉谟 . 本草蒙筌 [M]. 周超凡,陈湘萍,王淑民,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318 .
倪朱谟 . 本草汇言 [M]. 郑金生,甄雪燕,杨梅香,点校.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 402 - 403 .
卢之颐 . 本草乘雅半偈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397 .
陈士铎 . 本草新编 [M]. 柳长华,徐春波,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6 : 249 .
仲昴庭 . 本草崇原集说 [M]. 孙多善,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 : 169 .
黄宫绣 . 本草求真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9 : 241 .
蒋居祉 . 本草择要纲目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 : 90 .
张璐 . 本经逢原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9 : 185 .
杨时泰 . 本草述钩元 [M]. 上海 : 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58 : 528 .
张秉成 . 本草便读 [M]. 上海 : 上海卫生出版社 , 1957 : 56 .
汪昂 . 本草备要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55 : 276 .
吴其濬 . 植物名实图考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3 : 977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 ,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 等 . 中药志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80 - 88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编 .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 : 501 .
徐国钧 , 徐珞珊 , 何宏贤 , 等 . 中国药材学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 1234 .
顾学箕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 : 1217 .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 中药材手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 : 235 - 236 .
高学敏 . 中药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2 : 619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大辞典 [M]. 2版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6 : 8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3 : 16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7 : 33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5 : 17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0 : 17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广州 : 广东科技出版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5 : 178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 166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 144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0 : 193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5 : 207 .
陆玑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5 : 32 - 33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 中国植物志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6 : 85 .
伊藤圭介 . 泰西本草名疏 [M]. 东京 : 花绕书屋 , 1829 : 63 .
SMITH F P . Contributions Towards the Materia Medica and Natural History of China [M]. 上海 : 美华书馆 , 1871 : 58 .
BRETSCHNEIDER E . Botanicon Sinicum:Notes on Chinese Botany,from Native and Western Sources [M]. 上海 : The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1892 : 296 - 297 .
松村任三 . 改订植物名汇 [M]. 东京 : 丸善株式会社 , 1915 : 289 .
BRETSCHNEIDER E . Botanicon Sinicum:Botan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ateria Medica of the Ancient Chinese [M]. 上海 : The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1895 : 509 - 510 .
STUART G A .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egetable Kingdom [M]. 上海 : 美华书馆 , 1911 : 227 .
岩崎常正 . 本草图谱 [M]. 东京 : 本草图谱刊行会 , 1915 : 85 .
孔庆莱 , 杜就田 , 莫叔略 , 等 . 植物学大辞典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18 : 1589 .
石户谷勉 . 中国北部之药草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51 : 54 .
贾祖璋 , 贾祖珊 . 中国植物图鉴 [M]. 上海 : 开明书店 , 1937 : 646 .
木村康一 . 和汉药名汇 [M]. 东京 : 广川书店 , 1946 : 95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 667 - 668 .
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药鉴别手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2 : 342 - 347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等 . 中药志:第三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4 : 80 - 88 .
肖培根 . 新编中药志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1 : 377 - 385 .
冯耀南 , 刘明 , 刘俭 , 等 . 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 [M]. 广州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1995 : 270 - 272 .
卢赣鹏 .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9 : 424 - 426 .
王强 , 徐国钧 . 道地药材图典:三北卷 [M]. 福建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 : 146 .
雷斅 . 雷公炮炙论 [M]. 张骥,补辑.施仲安,校注.南京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 : 112 .
孟诜 . 必效方 [M].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19 : 54 .
王怀隐 . 太平圣惠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 : 6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 .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501 .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安徽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 361 - 362 .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贵阳 : 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05 : 151 - 152 .
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郑州 : 河南人民出版社 , 2005 : 201 .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 [M]. 杭州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 164 .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南宁 :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7 : 209 .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 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10 : 161 .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8 : 203 - 204 .
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9 : 313 - 314 .
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长沙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 298 .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M]. 济南 :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3 : 390 - 392 .
0
Views
72
下载量
2
CSCD
Publicity Resources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