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肥 230601
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中药资源研究所,长沙 430013
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Received:06 May 2022,
Published Online:31 August 2022,
Published:20 June 2023
移动端阅览
单锋,张万祥,张水寒等.经典名方中香薷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2):1-12.
SHAN Feng,ZHANG Wanxiang,ZHANG Shuihan,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Moslae Herb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12):1-12.
单锋,张万祥,张水寒等.经典名方中香薷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2):1-1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851.
SHAN Feng,ZHANG Wanxiang,ZHANG Shuihan,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Moslae Herb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12):1-1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20851.
通过对古今文献中香薷的品种、产地、炮制、品质评价、临床应用等进行考证和分析,厘清了香薷的本草源流。香薷在历史上经历了品种变迁,宋代及宋代以前主流品种为香薷属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
,明清时期新兴品种石荠苎属石香薷
Mosla chinensis
因功效显著和栽培的形成而上升到主流地位,并分化出野生品青香薷和栽培品江香薷两类商品,栽培品在江西形成道地产区。上述3个品种在明清时期共存,且香薷属品种被逐步淘汰。品种的变迁引起了药物功效的变化,香薷属香薷功效清化热邪,主治中暑和霍乱,石香薷因性温、发汗力强而用于暑季外感风寒夹湿证,不应用于霍乱。传统香薷于夏秋二季(花期到果期阶段)采收地上部分阴干入药,现代青香薷多以花期前采收,江香薷为夏末秋初开花结果后采收。综上分析,依据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新加香薷饮中香薷宜选择唇形科石荠苎属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干燥地上部分,以栽培品江香薷为主,以生品切段入药。建议当今应用和开发不同时期含有香薷的经典名方时,应结合临床疗效确立其基原品种。
Through the textu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variety, origin, processing,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slae Herba in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its origin of materia medica was clarified. Moslae Herba has experienced variety changes in history.
Elsholtzia ciliata
was the mainstream variety during and before the Song dynasty, however,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merging variety of
Mosla chinensis
rose to the mainstream status due to its remarkable efficacy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ivation, and differentiated into two commodities(wild variety of Qingxiangru and cultivated variety of Jiangxiangru), cultivated products formed an authentic producing area in Jiangxi. The three varieties coexisted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Elsholtzia
varieties were gradually eliminated. Variety changes have caused changes in the functions and indications of drugs.
E. ciliata
had the effect of clearing heat and was mainly used to treat heatstroke and cholera, while
M. chinensis
was used for exogenous wind cold and dampness in the summer because of its warm and strong sweating properties, but not for cholera. Traditional Moslae Herba is mainly harvested in the summer and autumn (flowering to fruiting stage) and the above-ground parts are dry in the shade and used as medicine. Modern Qingxiangru is mostly harvested before the flowering period, and Jiangxiangru is harvested after flowering and fruiting in lat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In summary, according to the 202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 the dried above-ground parts of Moslae Herba should be selected for Xinjia Xiangruyin in the
Catalogue of Ancient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
The First Batch
), mainly the cultivated variety of Jiangxiangru, and the raw products is cut into segments and used as medicine. It is suggested that when applying and developing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containing Moslae Herba at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oday, the origin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 conjunction with clinical efficacy.
陶弘景 . 名医别录 [M]. 尚志钧,辑校.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3 : 203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 271 .
王焘 . 外台秘要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5 : 173 .
彭怀仁 , 王旭东 , 吴承艳 , 等 . 中医方剂大辞典:第六册 [M]. 2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 67 .
太平惠民和剂局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M]. 刘景源,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5 : 60 - 61 .
吴瑭 . 温病条辨 [M]. 张志斌,校点.福州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 40 .
谢宗万 . 中药品种理论与应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8 : 916 - 9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3 : 207 - 20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7 : 42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85 : 2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1990 : 230 - 23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5 : 228 .
林泉 , 来复根 , 杨树棠 . 江香薷原植物的鉴定 [J]. 中药材 , 1986 , 9 ( 2 ): 22 - 25 .
胡珊梅 , 范崔生 , 袁春林 . 江香薷的本草考证和药材资源的研究 [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94 , 6 ( 2 ): 31 - 34 .
潘超逸 , 蔡元聪 , 吴廷楷 , 等 . 香薷类专题研究 [M]//徐国钧,徐珞珊.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一册 . 福州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771 - 786 .
郝近大 , 谢宗万 . 香薷药用品种的延续与变迁 [J]. 中国医药学报 , 1994 , 9 ( 6 ): 25 - 28 .
龚慕辛 , 朱甘培 . 香薷的本草考证 [J]. 北京中医 , 1996 , 15 ( 5 ): 39 - 41 .
孟诜 . 食疗本草 [M]. 张鼎,增补.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 : 29 - 30,225 .
孙思邈 . 备急千金要方 [M]. 鲁兆麟,主校.沈阳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 : 45 .
孙思邈 . 千金翼方 [M]. 苏凤琴,梁宝详,李殿义,等,校注.太原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0 : 469 .
苏颂 . 本草图经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582 - 583 .
刘文泰 . 本草品汇精要:卷十六 [M]. 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复钞本 .
卢多逊 . 开宝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 198 - 199 .
陈嘉谟 . 本草蒙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109 .
朱橚 . 救荒本草 [M]. 王家葵,张瑞贤,李敏,等,校注.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7 : 339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M]. 金陵版排印本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9 : 745 - 747 .
张玉书 . 康熙字典·戌集中:雨部 [M]. 清康熙五十五年内府刊本 .
吴其濬 . 植物名实图考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3 : 630 - 631 .
李中梓 . 雷公炮制药性解 [M]. 钱允治,增补.金芷君,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8 : 101 .
郑金生 . 南宋珍稀本草三种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55 .
深江辅仁 . 本草和名:下册 [M]. 日本 : 江户浅草新寺町 , 1796 .
陶弘景 . 本草经集注 [M].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 492 .
苏敬 . 新修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 : 471 .
唐慎微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M].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7 :214, 238 , 515 .
寇宗奭 . 本草衍义 [M]. 颜正华,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 : 144 .
掌禹锡 . 嘉祐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9 : 471 .
史为乐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M]. 增订本.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17 : 2882 , 2889 .
李中立 . 本草原始 [M]. 郑金生,整理.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105 .
张璐 . 本经逢原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07 : 66 - 67 .
户田要人 . 庶物类纂图翼·草部:十九 [M]. 江户中期写绘本 . 1779 .
岩崎常正 . 本草图谱:第一册卷之五 [M]. 灌园阁刻本 . 1844 : 30 - 33 .
饭沼欲斋 . 草木图说·前篇·草部:十一卷 [M]. 名古屋 : 永乐屋东四郎 , 1856 : 16 .
田中芳男 . 草木图说目录·草部 [M]. 东京 : 日本博物馆 , 1874 : 105 .
松村任三 . 植物名汇 [M]. 东京 : 丸善株式会社 , 1884 : 72 .
饭沼欲斋 . 增订草木图说:第三辑 [M]. 小野职慤,田中芳男,新订.牧野富太郎,增订.东京 : 成美堂出版社 , 1912 : 657-660,822-824 .
孔庆莱 , 杜就田 , 莫叔略 , 等 . 植物学大辞典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18 : 730 .
陈存仁 . 中国药学大辞典:上册 [M].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942 .
陈存仁 . 中国药物标本图影 [M].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60 .
贾祖璋 , 贾祖珊 . 中国植物图鉴 [M]. 上海 : 开明书店 , 1937 : 186 .
伊博恩 , 刘汝强 . 本草新注 [M]. 北京 : 北京自然历史博物馆 , 1936 : 3 - 33 .
石户谷勉 . 中国北部之药草 [M].沐绍良,译.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46 : 50 - 51 .
肖培根 , 冯瑞芝 , 张惠兰 , 等 . 东北植物药图志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162 - 163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 66 - 67 .
中国医学科学院陕西分院中医研究所 . 陕西中药志:第一册 [M]. 西安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62 : 664 - 665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 ,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 等 . 中药志:第三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1 : 148 - 150 .
南京药学院 . 药材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0 : 1094 .
谢宗万 . 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4 : 314 - 316 .
胡珊梅 , 范崔生 . 石荠苧属一新栽培变种 [J]. 云南植物研究 , 1992 , 14 ( 3 ): 258 .
朱甘培 , 石晋丽 . 药材江香薷的原植物——石香薷一新变种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95 , 40 ( 3 ): 305 .
孙雄才 . 药用的香薷 [J]. 南京药学院学报 , 1962 ( 8 ): 1 - 4,120 .
孙雄才 , 胡俊鋐 . 中国唇形科植物的新种、新变种、新变型和新命名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66 , 11 ( 1 ): 47 - 48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第六十六卷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7 : 342 .
赵中振 , 唐晓军 . 实用中日植物药名称对照手册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1 : 89 .
浙江省卫生厅 . 浙江中药手册:第三集 [M]. 杭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960 : 38 - 39 .
MAXIMOWICZ C J . Mélanges Biologiques Tirés du Bulletin de l'Académie Impèriale des Sciences de St . -Pétersbourg:11 [M]. Leipzic : Eggers Et Comp , 1883 : 805 - 806 .
MAXIMOWICZ C J . Mélanges Biologiques Tirés du Bulletin de l'Académie Impèriale des Sciences de St . -Pétersbourg:12 [M]. Leipzic : Eggers Et Comp , 1886 : 525 - 526 .
KUDÔ Y .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2 [M]. Taipei :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 1929 : 75 .
许希周 . 药性粗评 [M].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1999 : 37 - 38 .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 , 上海市药材公司 . 药材资料汇编:下 [M]. 上海 : 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59 : 47 - 48 .
欧阳绍祁 . 中国方志丛书:分宜县志 [M]. 萧家修,修订.台湾 : 成文出版社 , 1975 .
《分宜县志》编撰委员会 . 分宜县志 [M]. 北京 : 档案出版社 , 1990 : 472 .
黄璐琦 , 郭兰萍 , 詹志来 . 道地药材标准汇编 [M]. 北京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7 : 573 .
陈仁山 . 药物出产辨 [M]. 广州 : 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 , 1932 : 38 .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 中药材手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332 - 33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政管理局 .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232 .
金世元 .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0 : 292 .
陈衍 . 宝庆本草折衷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625 .
缪希雍 . 炮炙大法 [M]. 张志国,黄开颜,释义.太原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9 : 91 .
卢之颐 . 本草乘雅半偈 [M]. 刘更生,蔡群,朱姝,等,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 : 333 .
徐大椿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药性切用 [M]. 伍悦,点校.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1 : 89 .
汪昂 . 本草备要 [M]. 王效菊,点校.天津 :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 : 88 - 89 .
吴仪洛 . 本草从新 [M]. 朱建平,吴文清,点校.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1 : 41 .
赵佶 . 圣济总录:上部 [M]. 郑金生,汪惟刚,犬卷太一,校点.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 .
严用和 . 济生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6 : 84 .
方贤 . 奇效良方:下册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59 : 104 .
危亦林 . 世医得效方 [M]. 王育学,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6 : 87 .
彭怀仁 , 王旭东 , 吴承艳 , 等 . 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七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 : 617 .
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中医中药研究所 . 四川中药志:第三册 [M]. 成都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62 : 1284 - 1285 .
中国药材公司 .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4 : 1067 .
0
Views
75
下载量
2
CSCD
Publicity Resources
Related Articles
Related Author
Related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