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English Version
登录
注册
首页
期刊在线
关于本刊
资讯公告
作者中心
科研团队介绍
专家题字
最新刊期
丹参泽泻汤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大鼠AMPK/Nrf2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彪雅宁,储心乔,张睦清,刘晨旭,石铖,李思潼,张一昕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2244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泽泻汤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0.144 g·kg
-1
)和丹参泽泻汤低、中、高剂量组(1.16、2.32、4.64 g·kg
-1
),给予高脂饲料建立MAFLD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连续8周。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或活性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油红O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计算脂肪变性评分和油红染色面积;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中RO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AMPK、核因子E
2
相关因子(Nrf2)、谷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谷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CLM)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FFA、MDA、ROS含量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及p-AMPK、Nrf2、GCLC、GCLM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滴空泡和较多的气球样病变,脂肪变性评分和油红染色面积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参泽泻汤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ALT、AST及肝组织中TC、TG、FFA、MDA、ROS含量或活性(P<0.01),升高肝组织中SOD活性、GSH含量及p-AMPK、Nrf2、GCLC、GCLM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P<0.05,P<0.01)。结论丹参泽泻汤可能通过激活AMPK/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发挥防治MAFLD的作用。
关键词:代谢相关脂肪肝性病;丹参泽泻汤;氧化应激;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
2
相关因子(Nrf2)
10
|
0
|
0
<HT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979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1
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NLRP3/Caspase-1/GSDMD细胞焦亡通路的影响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贾评评,宋纯东,段凤阳,王宁丽,丁樱,王耀献,任献青,翟文生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1945
摘要:目的基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细胞焦亡通路,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方防治糖尿病肾病(DKD)肾脏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42只。造模组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K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8.33 mg·kg
-1
)、益气养阴活血方低、高剂量组(11、22 g·kg
-1
)。连续灌胃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TP);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CHO、TG、BUN、SCr、24 h-UTP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病变程度严重,且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FBG、CHO、TG、BUN、SCr、24 h-UTP及血清IL-1β、IL-18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P<0.01),肾组织病变程度得到改善,且肾组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以益气养阴活血方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GSDMD通路抑制细胞焦亡,缓解DKD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肾脏病理损伤。
关键词:益气养阴活血方;糖尿病肾病;细胞焦亡;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消皮素D(GSDMD)
2
|
0
|
0
<HT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979339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1
基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探讨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机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许皖,李娜,柳海艳,修琳琳,于雪,陈绍红,钟赣生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2140
摘要:目的观察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对急性酒精性肝病的改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开展其他酒精性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采用一次性灌胃给予56%(V/V)红星二锅头酒(12 mL·kg
-1
)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20只雄性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葛花组、枳椇子组、葛花-枳椇子1∶1组、葛花-枳椇子1∶2组、葛花-枳椇子2∶1组,每组15只。各给药组按10 mL·kg
-1
预防性灌胃相应药物3 d,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按12 mL·kg
-1
分别灌胃给予二锅头酒,于酒后12 h处死小鼠,并观察药物对小鼠肝功能、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
2
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相关各指标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升高(P<0.01);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Nrf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花-枳椇子2∶1组小鼠ALT、AST和ALP水平显著减低(P<0.01),肝脏组织中MDA、ROS水平均显著减低(P<0.01),GSH、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脂肪变损伤均减轻,显著上调Nrf2 mRNA及蛋白表达(P<0.01),显著下调Keap1 m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葛花、枳椇子及其配伍组合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内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恢复并上调由乙醇所破坏的肝脏氧化平衡有关,从而有效遏制酒精性肝病的发展。
关键词:葛花;枳椇子;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抗氧化;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
2
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
3
|
0
|
0
<HT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97930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1
整合“转录组-基因调控网络”探讨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的性-效关联内涵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李玮婕,毛霞,刘毓东,王可欣,张彦琼,林娜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2245
摘要:目的从“性-效”关联角度,采用“转录组-基因调控网络”整合研究策略,系统评价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全方“热者寒之”药效作用中的贡献度和贡献形式。方法20只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组、佐剂诱导型关节炎(AIA)热证模型组、AIA热证+白虎加桂枝汤组(BHGZT,21.4 g·kg
-1
)、AIA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去石膏拆方组(BHGZT-GYP,10.7 g·kg
-1
)。利用热痹经典动物模型-AIA热证大鼠来源的转录组表达谱数据,通过“病证基因-药物效应靶标”相互作用网络挖掘,预测石膏在白虎加桂枝汤干预热痹的主要作用环节。基于AIA热证大鼠模型从受累关节情况、关节临床积分、肿胀度、关节表面温度、疼痛阈值、关节损伤等疾病严重指标和病证结合指标情况,以及体内“免疫-炎症”失衡调节层面进行整体验证,并基于体外3T3-L1前脂肪细胞开展体外成脂实验验证。结果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干预热痹中的主要作用环节是调节机体能量代谢的紊乱和矫正“免疫-炎症”的失衡。动物实验观察可见,白虎加桂枝汤及其去石膏拆方均可显著缓解AIA热证大鼠受累关节红肿、畸变和疼痛等症状(P<0.01),并抑制受累膝/踝关节损伤、滑膜炎症、骨破坏等病理改变(P<0.05),且全方作用明显优于去石膏拆方(P<0.05)。机制研究表明,白虎加桂枝汤及其去石膏拆方可显著抑制AIA热证大鼠的胸腺/脾脏损伤和内脏指数(P<0.05),并降低TLR4、TNF-α、IL-6、IL-1β及IL-1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P<0.05)。体外3T3-L1前脂肪细胞实验表明,与去石膏拆方组相比,白虎加桂枝汤全方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脂肪细胞成脂,且单纯石膏对脂滴含量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表明石膏在全方抑制成脂中的重要作用。结论白虎加桂枝汤君药石膏在全方缓解热痹相关的能量代谢紊乱和矫正“免疫-炎症”失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其寒药性及其清热泻火的作用特点密切相关。
关键词:白虎加桂枝汤;石膏;热痹;“性-效”关联;能量代谢;“免疫-炎症”平衡
0
|
0
|
0
<HT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979274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1
中医药调控内质网应激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陈正涛,梁清芝,张愿,杨燕,王梦平,谢春光,高泓
DOI:10.13422/j.cnki.syfjx.20222241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严重且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病因。内质网应激(ERS)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应激–防御机制。ERS状态下,细胞会启动未折叠蛋白反应(UPR)增强对未折叠蛋白的折叠和对错误折叠蛋白的降解,以恢复内质网(ER)的正常生理功能,以避免细胞损伤,但是过度或慢性而持续的ERS会诱发相应的凋亡、炎症、氧化应激等途径最终造成细胞的损伤。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ERS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DN状态下ERS参与了足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或保护作用。调控ERS已成为DN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中医药领域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系统阐述了ERS在DN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对中医药靶向ERS调控DN的文献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N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内质网应激;中医药;肾固有细胞
4
|
0
|
0
<HT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1971247 false
发布时间:2022-11-10
中药对癫痫相关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李巧彤,程为平,王轩,程光宇
摘要: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危害。抗癫痫药带来良好的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伴发着引起诸多身心损伤的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癫痫由来已久,目前除不断丰富传统中医理论治疗癫痫的认知理论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中医药治疗癫痫的细胞信号传导机制发展迅速。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癫痫发生与细胞增殖,凋亡,自噬,炎症反应,免疫应答等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同时中西药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无论是中药单体,单味中药甚至中药复方治疗癫痫的机制的研究均与文中所述信号通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可以通过调控相应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表达,达到抑制癫痫发生,控制癫痫发作,保护癫痫脑损伤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具体如下:①桔皮素,银杏内酯B等能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凋亡及氧化应激反应。②黄芩苷,蛇床子素等能通过抑制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③灵芝多糖,黄芪甲苷等能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④红景天苷,白藜芦醇等能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血红素加氧酶1(Nrf2/ARE/HO-1)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反应及抑制凋亡。⑤姜黄素,黄芩苷等能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及减少凋亡。以上总结旨在为中药治疗癫痫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临床中药治疗癫痫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癫痫;中药;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123
|
6
|
0
<HT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1903968 false
发布时间:2021-07-20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