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河北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河北省中药炮制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 050200
2.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26
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丁笑颖,在读硕士,从事中药炮制机制研究,Tel:0311-89926017,E-mail:dingxiaoyingn@163.com
詹志来,研究员,从事中药品质评价、本草考证、中药标准化研究,Tel:010-64087649,E-mail:zzlzhongyi@163.com
张丹,教授,从事中药质量评价与炮制机制研究,Tel:0311-89926324,E-mail:zhangdanid@163.com; *
收稿日期:2022-11-20,
网络出版日期:2022-12-23,
纸质出版日期:2023-10-05
移动端阅览
丁笑颖,郝圣晖,薛紫鲸等.经典名方中知母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9):97-107.
DING Xiaoying,HAO Shenghui,XUE Zijing,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Anemarrhenae Rhizom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19):97-107.
丁笑颖,郝圣晖,薛紫鲸等.经典名方中知母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3,29(19):97-10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30351.
DING Xiaoying,HAO Shenghui,XUE Zijing,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Anemarrhenae Rhizom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3,29(19):97-10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30351.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知母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以期为含有知母的经典名方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知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皆以“知母”为正名;历代所用的知母主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的根茎;历代著录的产区为今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及北京房山等地,近代以来河北易县所产“西陵知母”较为知名,奉为道地,现栽培知母主产地为河北易县、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条粗肥大、质硬、外皮色黄、断面色白者为佳;古籍记载的采收时间通常在二月、八月,曝干,现代采收多为春秋两季;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用时去毛,切制时忌铁,用酒制或盐水制等,而现代主要有生品和盐制品两大规格。基于考证结论,建议经典名方中知母选用百合科植物知母
A. asphodeloides
的干燥根茎,原方注明炮制要求的根据要求操作,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可以生品入药。
Through reviewing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Anemarrhenae Rhizoma(AR) has been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name, origin, changes in production areas, quality evaluation,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containing AR. Through the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AR was first published in
Shennong Bencaojing
, and has been used as the proper name for this herb for generations, and the mainstream source of AR used for generations is the rhizome of
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 The high-quality production areas that have been revered throughout the ages are Hebei, Shanxi, Shaanxi, Inner Mongolia and Fa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 etc. In recent times, AR produced in Yixian county of Hebei province(Xiling Zhimu), is better known and is regarded as a very good source. At present, cultivated AR is mainly produced in Yixian county and Anguo of Hebei province, Bozhou of Anhui province and other places. The medicinal parts of AR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re all rhizomes, and the quality is better if it has thick flesh, hard wood, yellow outer color and white section color. The harvesting time recorded in ancient medical books is usually in lunar February and August, with exposure to dryness, while modern harvesting is spring and autumn.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the past dynasties were mainly to remove the hair when using, avoid iron when cutting, process with wine or salt water, while the two main specifications in modern times are raw and salted product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dried rhizome of
A. asphodeloides
in the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be used for AR. If the original formula specifies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it should be operat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if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are not indicated, the raw products can be used as medicine.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 222 .
陈千良 . “西陵知母”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D]. 北京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06 .
钟可 , 王文全 , 靳凤云 , 等 . 知母道地药材史学探讨 [J]. 中医药信息 , 2013 , 30 ( 1 ): 29 - 33 .
陈万生 , 乔传卓 . 知母本草学研究 [J]. 中药材 , 1997 , 20 ( 1 ): 53 - 54 .
赵小勤 , 黄晓婧 , 许莉 , 等 . 知母的本草考证和产地调研 [J]. 亚太传统医药 , 2019 , 15 ( 4 ): 77 - 79 .
代涛 . 知母名称、来源及性味功效考证 [J]. 中药材 , 2019 , 42 ( 1 ): 226 - 229 .
谢宗万 . 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64 : 186 - 188 .
冯耀南 . 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 [M]. 广州 : 暨南大学出版社 , 1995 : 114 - 115 .
佚名 . 尔雅 [M]. 管锡华,译注.北京 : 中华书局 , 2014 : 502 .
许慎 . 说文解字 [M].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 , 2012 : 18 ,20,24,110,175,279, 284 .
佚名 . 神农本草经 [M]. 尚志钧,校注.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08 : 118 .
吴普 . 吴普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 35 - 36 .
陶弘景 . 名医别录 [M]. 尚志钧,校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122 - 123 .
陶弘景 . 本草经集注 [M]. 尚志钧,尚元胜,校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 272 - 273 .
苏敬 . 新修本草 [M]. 尚志钧,校辑.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1 : 209 - 210 .
日华子 , 韩保昇 . 日华子本草/蜀本草 [M]. 尚志钧,辑复.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5 : 61 - 62 .
卢多逊 , 李昉 , 刘翰 , 等 . 开宝本草 [M]. 尚志钧,辑校.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 187 - 188 .
掌禹锡 . 嘉祐本草 [M].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9 : 184 - 185 .
苏颂 . 本草图经 [M]. 尚志钧,校辑.安徽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163 .
刘文泰 . 本草品汇精要:第十册 [M]. 写绘本.王世昌 ,绘. 1505 : 73 - 78 .
陈嘉谟 . 本草蒙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52 - 53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M]. 刘衡如,点校.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008 : 16 , 507 - 509 .
李中立 . 本草原始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卢之颐 . 本草乘雅半偈 [M]. 冷方南,王齐南,校点.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327 - 328 .
吴其濬 . 植物名实图考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3 : 167 - 168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第八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 56 - 62 .
郭璞 , 邢昺 . 尔雅注疏:下册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3 : 42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物志:第14卷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80 : 40 .
郭佩兰 . 本草汇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5 : 348 - 350 .
王锦秀 , 汤彦承 , 吴征镒 . 《植物名实图考》新释:上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2 : 321 .
岩崎常正 . 本草图谱:第一册卷之五 [M]. 手写填色本 . 1844 : 34 .
岩崎常正 . 本草图谱:卷一 [M]. 大沼宏平,白井光太郎,考订.东京 : 本草图谱刊行会 , 1919 : 21 .
饭沼欲斋 . 草木图说:卷二 [M]. 名古屋 : 永乐屋东四郎 , 1856 : 14 .
田中芳男 , 小野职慤 . 草木图说目录 [M]. 久保弘道,横川政利,校订.东京 : HAKUBTS-KUWAN博物馆 , 1874 : 9 .
饭沼欲斋 . 增订草木图说 [M]. 小野职慤,田中芳男,新订.牧野富太郎,增订.东京 : 成美堂 , 1912 : 79 - 81 .
SMITH F P . Contributions Towards the Materia Medica and Natural History of China [M]. 上海 : 美华书馆 , 1871 : 57 .
松村任三 . 植物名汇 [M]. 东京 : 丸善株式会社 , 1884 : 13 .
BRETSCHNEIDER E . Botanicon Sinicum:Notes on Chinese Botany,from Native and Western Sources:Vol . 2 [M]. 上海 : The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1892 : 61 .
BRETSCHNEIDER E . Botanicon Sinicum:Botan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Materia Medica of the Ancient Chinese:Vol . 3 [M]. 上海 : The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 1895 : 37 - 38 .
STUART G A . Chinese Materia Medica Vegetable Kingdom [M]. 上海 : 美华书馆 , 1911 : 40 .
松村任三 . 改订植物名汇:前编汉名之部 [M]. 东京 : 丸善株式会社 , 1915 : 26 .
丁福保 . 中药浅说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30 : 24 .
石户谷勉 . 中国北部之药草 [M].沐绍良,译.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46 : 45 - 46 .
小泉荣次郎 . 新本草纲目:下册 [M].丁福保,译. 上海 : 上海医学书局 , 1933 : 695 - 697 .
白井光太郎 , 铃木真海 . 头注国译本草纲目:第十二卷 [M]. 东京 : 春阳堂 , 1929 : 106 - 111 .
刈米达夫 , 木村熊四郎 . 邦产药用植物 [M]. 东京 : 日本药报社 , 1934 : 360 - 361 .
杨华亭 . 药物图考:第四卷 [M]. 南京 : 中央国医馆 , 1935 : 47 .
陈存仁 . 中国药物标本图影 [M].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伊博恩 , 刘汝强 . 本草新注 [M]. 北京 : Peking Natural History Bulletin , 1936 : 220 .
贾祖璋 , 贾祖珊 . 中国植物图鉴 [M]. 上海 : 开明书店 , 1937 : 1053 .
木村康一 . 和汉药名汇 [M]. 东京 : 广川书店 , 1946 .
裴鉴 , 周太炎 . 中国药用植物志:第九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57 : 211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 , 南京药学院 , 等 . 中药志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1 : 268 - 271 .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 中药材手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105 - 106 .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 , 上海市药材公司 . 药材资料汇编 [M]. 上海 : 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59 : 34 - 35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 45 .
南京药学院 . 药材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0 : 456 - 45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3 : 170 .
刘慎谔 . 东北药用植物志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59 : 31 .
刈米达夫 . 和汉生药 [M]. 东京 : 广川书店 , 1970 .
吴征镒 , 肖培根 , 周太炎 , 等 . 新华本草纲要:第二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8 : 515 .
徐国钧 . 中国药材学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 614 - 618 .
谢宗万 . 本草纲目药物彩色图鉴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 38 - 39 .
肖培根 . 新编中药志:第5卷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 : 507 - 511 .
楼之岑 , 秦波 . 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4册 [M]. 北京 :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 2001 : 289 - 303 .
金世元 . 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0 : 149 - 151 .
倪朱谟 . 本草汇言 [M]. 郑金生,甄雪燕,杨梅香,校点.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5 : 22 - 23 .
蒋仪 . 药镜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5 : 68 .
王翃 . 握灵本草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2 : 44 .
仲昴庭 . 本草崇原集说 [M]. 孙多善,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7 : 96 .
陈仁山 . 药物出产辨 [M]. 广州 :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 1930 : 28 .
刘文英 . 药物学备考:上册 [M]. 国药化验社 , 1935 .
时继田 . 药用本草 [M].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2007 : 24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5 : 545 .
胡世林 . 中国道地药材 [M]. 哈尔滨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9 : 413 - 414 .
沈连生 . 常用中药彩色图谱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6 : 70 - 71 .
卢赣鹏 . 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9 : 269 - 270 .
郝近大 . 实用中药材经验鉴别 [M]. 2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 298 - 300 .
雷斅 . 雷公炮炙论 [M]. 王兴法,辑校.上海 :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86 : 60 .
刘艳 , 卢东旭 , 高云龙 , 等 . 知母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药材 , 2021 , 44 ( 6 ): 1368 - 1372 .
严西亭 , 施澹宁 , 洪缉菴 . 得配本草 [M]. 姜典华,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 : 29 .
付宏杰 . 知母栽培技术 [J]. 农村·农业·农民 , 2022 , 29 ( 4 ): 52 - 54 .
杨时泰 . 本草述钩元 [M]. 黄雄,崔晓艳,释义.太原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9 : 132 - 134 .
0
浏览量
50
下载量
2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