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 | 更新时间:2024-01-15
    • 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Mechanism of Flavonoids in Patriniae Herba in Affecting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 最新研究揭示败酱草中黄酮类成分对大肠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机制,为深入研究败酱草抗大肠癌作用机制、转化临床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年30卷第4期 页码:240-247
    • DOI:10.13422/j.cnki.syfjx.20230825    

      中图分类号: R2-0;R22;R242;R2-031;R285.5
    • 收稿日期:2022-10-13

      网络出版日期:2023-02-13

      纸质出版日期:2024-02-20

    移动端阅览

  • 张平平,贾茹,岑戎等.败酱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影响大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04):240-24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30825.

    ZHNAG Pingping,JIA Ru,CEN Rong,et al.Mechanism of Flavonoids in Patriniae Herba in Affecting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4,30(04):240-247.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30825.

  •  
  •  

0

浏览量

48

下载量

2

CSCD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法半夏燥湿化痰作用机制
基于转录组学及肠道菌群探讨绞股蓝醇提物对db/db小鼠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基于16S rDNA测序探讨滋肾通关方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肠-前列腺”轴的影响
基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学研究黄连素和黄芩苷配比对湿热内蕴型2型糖尿病粪菌移植小鼠的影响

相关作者

陶兴宝
赵陈涛
朱晓富
吴皓
何君
曹纬国
朱怡霏
丁雷

相关机构

重庆中医药学院 中医学院
重庆中医药学院 中药学院
重庆市中医院 博士后工作站
南京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大理大学 药学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