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白鲜皮-苦参致Wistar大鼠肝损伤的微生物-脂代谢机制
配伍 | 更新时间:2024-04-30
    • 白鲜皮-苦参致Wistar大鼠肝损伤的微生物-脂代谢机制

      增强出版
    • Microbial-lipid Metabolism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n Wistar Rats Caused by Dictamni Cortex- Flavescens Sophora

    • 一项关于白鲜皮-苦参对Wistar大鼠肝损伤后微生物变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深入探讨了白鲜皮-苦参致肝损伤的潜在微生物机制。研究团队通过给大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白鲜皮-苦参,观察了其对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肝脏重量和肝脏体质量比显著增加,且血清白蛋白、胆固醇水平也有所上升。此外,肝脏组织病理学出现了微小空泡样改变,表明白鲜皮-苦参可能对大鼠肝脏造成了损伤。值得一提的是,研究还发现白鲜皮-苦参给药后出现了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与正常组相比,中药中、高剂量组的α多样性增加,物种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下降,而某些与脂代谢相关的微生物如Parasutterella、Romboutsia等则显著升高。相关性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微生物的变化与血清胆固醇、肝脏体质量比等指标密切相关。这一研究成果为理解白鲜皮-苦参致肝损伤的微生物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年30卷第11期 页码:34-42
    • DOI:10.13422/j.cnki.syfjx.20240424    

      中图分类号: R2-0;R22;R242;R285.5;R856.2
    • 纸质出版日期:2024-06-05

      网络出版日期:2024-01-08

      收稿日期:2023-10-29

    扫 描 看 全 文

  • 牛露娜,王春国,荆鲁.白鲜皮-苦参致Wistar大鼠肝损伤的微生物-脂代谢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11):34-4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40424.

    NIU Luna,WANG Chunguo,JING Lu.Microbial-lipid Metabolism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n Wistar Rats Caused by Dictamni Cortex- Flavescens Sophora[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4,30(11):34-42.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40424.

  •  
  •  

0

浏览量

21

下载量

0

CSCD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枳壳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脾阴虚证大鼠模型中水通道蛋白及肠道菌群的变化分析
古代经典九蒸九晒炮制过程中何首乌饮片物质基础与颜色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电子眼技术和化学指纹图谱的陈皮与蒸陈皮质量差异分析

相关作者

王耀登
吴文辉
李若诗
孙杰玉
蒋桂华
杨敏
黄红侠
卢雪凤

相关机构

重庆市中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中医病因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方-证研究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大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