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页 >
基于“入药部位-生境-性味功效”的蕨类中药相关性分析
中药“部位-习性-生境-药性”相关性研究专题(二) | 更新时间:2024-10-15
    • 基于“入药部位-生境-性味功效”的蕨类中药相关性分析

      增强出版
    • "Medicinal Part-Habitat-Nature, Taste, and Effect" Correlations of Pteridophyte-derive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 最新研究揭示蕨类中药生长环境、药性药效相关规律,为中医药应用提供参考。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4年30卷第22期 页码:204-211
    • DOI:10.13422/j.cnki.syfjx.20241116    

      中图分类号: R284.2;R285;R289;R287;R22;R2-031;R33;R24
    • 纸质出版日期:2024-11-20

      网络出版日期:2024-07-23

      收稿日期:2024-03-22

    移动端阅览

  • 吴婉阁,纪宝玉,何江龙等.基于“入药部位-生境-性味功效”的蕨类中药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22):204-21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41116.

    WU Wange,JI Baoyu,HE Jianglong,et al."Medicinal Part-Habitat-Nature, Taste, and Effect" Correlations of Pteridophyte-derived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4,30(22):204-211.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41116.

  •  
  •  

0

浏览量

2

下载量

0

CSCD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基于“部位-生境-组织-成分”的水生类中药相关性分析
基于“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性味功效”的刺类药用植物相关性
肠道菌群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基于“习性-生境-入药部位-性味功效”的藤类中药相关性分析

相关作者

纪宝玉
董诚明
陈随清
董诚明
陈琳
纪宝玉
裴莉昕
许双全

相关机构

河南省中药资源与中药化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曙光医院 宝山分院
天津大学 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