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列表页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加工规范要求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加工规范要求
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本站
  编辑加工,是审稿工作的继续,是保证刊用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编辑加工应在对稿件审查决定刊用后进行,经过加工的稿件,必须达到“齐、清、定”的要求。

1 稿件反复审查及修改
  加工时,先认真阅读文稿,必要时应反复阅读。在仔细阅读、思考有关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动笔进行修改。

2 稿件全面、细节的加工
  审稿是从宏观的角度对稿件进行审查,主要侧重于文稿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编辑加工则应从微观方面对文稿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加工。加工后应达到文稿内容准确、文字通畅、符合逻辑。并要对文稿中的数字进行核算,整理文稿中的引文、统一书写格式,达到规范化、标准化。 

3 充分尊重作者和审稿人的意见、全面检查与核对
  编辑加工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加工时,应充分尊重作者和审稿人的意见。审稿为稿件能否刊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绝不能替代编辑的责任。盲目地依赖审稿人的意见,就容易忽略了专家在审稿时的疏漏或判断错误之处。所以,编辑加工时,一定要对文稿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核对。如发现有较大问题或疑问处,应及时与作者或审稿人商量,使之达到该修改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不完善的得到完善。

4 严格区分编辑把关与文责自负
  对编辑加工工作要严格区分编辑把关与文责自负。编辑应把好文稿中是否有不符合国家政策、法令、出版方针和伪科学的观点。作者文责自负,就是对文稿的思想观点和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这也是写作道德。编辑不能以“编辑把关”而对文稿进行随意、无一定道理的大删、大改;或片面强调“文责自负”而不尽严格把关之责。
  编辑加工文稿时,应做到既尊重作者的劳动,不随意删改原稿,又要对读者负责,将不完善的文稿进行认真的加工处理。文稿若需作较大的删改,如观点的修正、情节的变动,章节的增删、论点的补充,数据、公式的校正,以及参考文献的增补,则应由编辑部提出修改意见,征得作者同意,请作者自己去完成。只是在作者多次修改仍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才由编辑代为修改,而修改后还要征求作者的同意。一篇好的文章,应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晶。 

5 编辑加工中要充分体现科技文体和语言的特点
  在文字中准确、规范使用医学、生物学、遗传学、影像学及有关物理学等专业术语。另外,科技文章中少用口语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应采用书面语言。以尽量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而又准确的内容。一般不用语气助词,如“了”“吗”“呢”等词。对于外来语,按通常规范书写,避免引起他人误解。编辑加工中,一定注意句子要严谨明晰,语言贴切。做到用词恰当,注意词与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尤其是那些意义相近或相似的词要区分清楚,如“实验”与“试验”,“必须”与“必需”等。编辑加工中要注意“量”的规范要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有关量的标准化的规定进行修改。 

6 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兼顾客观直述
  对可改可不改的则不改。绝不能以编辑个人的爱好和习惯用词出发,将稿件改成千人一面。科技文章的特点是摆出问题,说明方法,给出结论,讲清道理,按事物客观过程和认识上的逻辑次序安排段落。科技文章主要表达方式多是叙述、说明和议论(讨论),少有抒情和描述。 

7 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7.1 科技期刊一般较少涉及政治性言论,主要从报道的内容(科技),反映作者的政治观点和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编辑加工时,对稿件中大段的政论性语句可以删略。注意文稿的字里行间,有无有悖于我国社会制度、政策法令的内容。若有印证领导人讲话或政策决定等,要与原文核对有无出入,尤其不能允许断章取义和歪曲篡改。在检查核对时,标点符号亦应准确无误。
有关科技论文的保密问题,在编辑加工中应慎重考虑,妥善处理。在报道某些重大科研成果或发明创造时,只说明其意义、优越性和作用,不宜涉及具体操作过程和数据资料。 
在编辑加工中,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尊重历史、尊重知识和尊重他人劳动的学风。
7.2 在文稿的科学性内容的加工中,要把握科学性的基本要求  不能把偶然性说成规律,不要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现象,不要以偏概全。没有充分的根据,勿轻易地将成果冠以“全国第一”“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填补了某个领域的“空白”等词。对报道的内容也不能称“文献未见报道”,仅能以“国内外鲜见报道”描述,以留有余地。
科技文章中的数据、公式,一定要核验准确。若失差,一旦被人引用,将给科研、临床带来很大危害。倘若发现此类问题难以修改,应及时请作者或审稿人研究解决。文中涉及到的大小、长短或色彩等,不能用模糊不清的语言文字描述,应有具体大小,长短和那种颜色。
7.3 文字加工  文字加工涉及到章法的修改、标题的修改、繁简的修改、语法的修改、逻辑的修改和标点符号的修改等。在文字加工过程中要做到:①注意纠正文章观点不鲜明,主题不明确,重点不突出。②纠正那种占有材料很多,内容很丰富,但通篇看不出中心思想是什么的稿件。③纠正层次不清、段落不明,甚至文章从头到尾,无章节、标题,不能将所要论述的问题清晰而明白地表达,使人难以读懂的稿件。④加工稿件时,依科技论文写作的“格式化”,使文章规范,便于他人阅读。
7.4 各级题目的加工  在编辑加工时,首先注意文章的题目。题目应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激发读者阅读全文,既体现刊物特色又使文字尽量精练,一般以不超过20个汉字为宜。问题力求做到确切、简洁、鲜明。文中的中标题及小标题,则应以尽量少的文字,概括揭示本章节的中心内容,让读者觉得一目了然、层次清楚。 
7.5 文章起始部位的加工  科技文章的特点,开头为前言,应把握能对文题作出解释、引出下文即可。有些讨论方面内容,不宜放在前言中叙述。前言中切忌套话、空话、牵涉面过宽或详述历史过程和复习文献过多的文字叙述。
7.6 精炼文字是编辑加工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删去重复的词语和可有可无的字词。 
7.7 图表加工  遵循能用文字描述不用图表的原则,审查文稿中的图表。插图应能将文字难以讲清楚的复杂情况,描绘的一目了然。而能简略的图表,则应尽量简略或合并。必须保留的图表,应检查其是否规范、图解(表题)是否精炼、明确。表中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文稿中尽可叙述图(表)中涉及的主要发现,不应过多重复图(表)中的数据。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
2014年10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