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资讯列表页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日常编辑工作规程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日常编辑工作规程
发布时间:2020-09-11
来源:本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是《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的执行机构,依据办刊宗旨、编委会决定、报道计划,根据学科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进行日常编辑出版工作。

1 稿件处理
1.1 登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只接受网上在线投稿(www.syfjxzz.com)。
1.2 初审  审稿和新来稿件交由专栏编辑初审,初审认为不适合刊用的稿件,由初审编辑提出具体意见。对初审认为有一定价值的稿件,按交叉送审原则,送专家外审。待审回后,由原专栏编辑审核,提出具体意见(退稿、再外审或列出详细修改意见)交由主任待定。对于决定退稿、退回作者修改(补充)和送外审的稿件,及时发出。
1.3 退修  专栏编辑在认真阅读审稿人意见及稿件全文后,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科技论文书写的要求,对来稿中的不足、疏漏、问题,提出详尽的修改意见、建议,包括学术内容、所议专题的侧重点、文字表达、图表(取舍、设计)、参考文献、摘要、计量单位、缩写,以及字数的限制等。为使一次退修即可达到编辑出版的要求,必要时可征求编辑部其他人员(包括主编、副主编及编辑部主任)的意见。

2 编辑加工及定稿
2.1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环节。应采用科技文体、书面语言。语言文字的加工要求准确、简洁、通顺和规范。编辑加工是从学术内容与表达形式两方面保证文稿质量,加工不仅限于文字、标点的加工以及图表、文献格式的整理,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稿所涉及专题的科学性、先进性,专家的审稿意见,从内容上进行全面检查,以便于发现审稿和作者修改中的疏漏。加工要对文章中的数字进行复核。
2.2 定稿  经审核、作者修改和编辑加工后的文稿,若与作者修改稿无大改动,则由编辑部或定稿会定稿。若编辑加工修改较多的文稿,则应在定稿前先由作者核阅,以保证文稿在排版后不致有大的改动。

3 插图的设计与制作 
  编审人员在审阅、挑选文稿所附图片时,应依照能用文字说明则不用图表的原则。图要清晰、不应过小,病理图片不应小于1∶1;大体标本应附有尺寸标识,应能看清楚病变、细胞和组织等。超声图片、电泳图等,应反差明显,并有加工缩小的余地。 

4 发稿
  每期稿件,编排加工完毕,达到“齐、清、定”的要求后,责任编辑核实完毕,交编辑部主任审定,再交主编(副主编)审定发排。 

5 校对
  编辑部目前实行编校合一。除编辑人员按“校对工作细则”进行校对外,还应将另一份校样送作者校对。分送时应向作者交待校对要求和提示作者注意核对的问题,注明送回校样的时间。

6 定版、付印
  经三次校对,核对无误,版面即完全确定。责任编辑核查无误,交编辑部主任审阅,签字交主编(副主编)审阅,主编(副主编)签字后付印。 

7 归档
  付印后,将每期稿件所形成的资料,包括编辑加工稿、定稿、校样及付印样,以及与作者联系的函件、证明信,按序整理编号。每一期归在一档。
  对已刊用稿件的资料,一般情况下档案保存3年。保存期满后,应逐一检查,将具有长期或永久保存价值的资料抽出,另外归档保存,其余则可销毁。稿件资料的处理结果应做登记。

8 核发稿费、审稿费
  期刊出版后,按每篇文稿字数计算稿酬,并做表发放。写清作者单位、姓名、文题、字数,每篇稿酬金额。编辑部主任签字后,汇寄作者,并注明由第一作者代分发。审稿费则为每半年或一年结算一次,亦做表汇总,编辑部主任签字后,汇寄给审稿人。

9 报送及寄赠杂志
  每期刊物出版后,报送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同时寄送国家版本图书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期刊资料库、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技信息所。对每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赠送当期刊物2册。

10 出版后审读、评议检查
  每期刊物出版后,编辑部主任组织部分成员及有关专家对刊物进行刊后审读。阅读当期刊物的每一页,将审读后的情况及应当注意改正的地方,一一写出。组织编辑部成员及有关专家(尤其是参加审读的专家)集中对刊物进行评议并做好记录,以达到改进编、审工作,提高刊物质量的目的。

11 组织搜集读者反馈信息 
  设专人搜集读者反馈信息,供主编(副主编)、编辑参考。主动创造条件了解读者对刊物的意见和建议,对一些无文字资料提供者,也应将其口头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并注明时间、地点和反映意见人的姓名、职务(职称)。所有反馈信息均为年终评刊的资料。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社
2014年10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