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2.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
3.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700
4.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赵佳琛,硕士,从事中药品质评价研究,E-mail:18811357159@163.com
詹志来,博士,研究员,从事中药品质评价、本草考证、中药标准化研究,Tel:010-64087649,E-mail:zzlzhongyi@163.com
收稿日期:2021-03-28,
网络出版日期:2021-04-12,
纸质出版日期:2022-05-20
移动端阅览
赵佳琛,王艺涵,金艳等.经典名方中茯苓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0):327-336.
ZHAO Jia-chen,WANG Yi-han,JIN Yan,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Pori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2,28(10):327-336.
赵佳琛,王艺涵,金艳等.经典名方中茯苓的本草考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10):327-33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11454.
ZHAO Jia-chen,WANG Yi-han,JIN Yan,et al.Herbal Textual Research on Pori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2,28(10):327-336. DOI: 10.13422/j.cnki.syfjx.20211454.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书典籍并结合现代文献,笔者拟对茯苓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历代本草中所载对茯苓药材的文字描述及附图特征均与现代茯苓
Poria cocos
相符,药用部位为去皮的干燥菌核或茯苓皮。茯苓产区最初为山东泰山,唐代起随松林资源的变迁,茯苓产区转移至陕西华山一带,明代道地产区变为云南并延续至今。古代对茯苓的炮制方式均为去皮后进行蒸、煮、切片、捣烂等加工。建议经典名方中涉及茯苓的药材,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茯苓片”的加工方式进行炮制。
Through consulting the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this paper makes a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name, origin, producing area,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f Poria,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containing this medicinal material. The description of Poria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ttached figures in the Chinese herbal literature of the past dynasties are consistent with
Poria cocos
. The medicinal parts are dried sclerotia or
P. cocos
peel. Poria was originally produced in Taishan, Shandong province. In the Tang dynasty,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pine forest resources, producing area of Poria was transferred to Huashan area in Shaanxi province.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authentic producing area was transferred to Yunnan, and has continued to now. In ancient times,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Poria were steaming, boiling, slicing, mashing and other subsequent processing after peel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Poria in famous classical formulas should be sliced according to the 2020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
王宁 . 茯苓的本草学研究 [J]. 中医文献杂志 , 2007 , 25 ( 3 ): 23 - 25 .
张建逵 , 窦德强 , 王冰 , 等 . 茯苓类药材的本草考证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14 , 25 ( 5 ): 1181 - 1183 .
于彩娜 , 窦德强 . 茯苓性味与效用源流考证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15 , 30 ( 1 ): 232 - 234 .
王克勤 , 傅杰 , 方红 , 等 . 药用茯苓名实考 [J]. 中药材 , 2002 , 25 ( 7 ): 508 - 510 .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 . 马王堆汉墓帛书 [M]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1979 : 120 .
佚名 . 神农本草经 [M]. 尚志钧,校注.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08 : 33 - 34 .
陶弘景 . 名医别录 [M]. 尚志钧,校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 16 - 17 .
寇宗奭 . 本草衍义 [M]. 颜正华,常章富,黄幼群,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 : 78 - 78 .
李时珍 . 本草纲目:下册 [M]. 北京 : 华夏出版社 , 2008 : 1437 - 1441 .
陶弘景 . 本草经集注 [M]. 尚志钧,尚元胜,校辑.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 : 188 - 190 .
苏敬 . 新修本草 [M]. 尚志钧,校辑.合肥 : 安徽科技出版社 , 1981 : 299 - 300 .
掌禹锡 . 嘉祐本草 [M]. 尚志钧,辑复.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9 : 276 - 277 .
苏颂 . 本草图经 [M]. 尚志钧,校辑.安徽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 325 - 326 .
沈括 , 苏轼 . 苏沈良方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6 : 41 .
陈衍 . 宝庆本草折衷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501 - 502 .
王好古 . 汤液本草 [M]. 张永鹏,校注.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1 : 94 .
王纶 . 本草集要 [M]. 张瑞贤,李健,张卫,等,校注.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1 : 100 - 101 .
刘文泰 . 本草品汇精要:上册 [M]. 陆拯,校点.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3 : 385 - 387 .
陈嘉谟 . 本草蒙筌 [M]. 周超凡,陈湘萍,王淑民,点校.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8 : 184 - 186 .
李中立 . 本草原始 [M]. 张卫,张瑞贤,校注.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1 : 289 - 293 .
缪希雍 . 神农本草经疏 [M]. 夏魁周,赵瑗,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7 : 183 .
刘若金 . 本草述 [M]. 郑怀村,焦振廉,任娟莉,等,校注.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2005 : 587 - 590 .
陈士铎 . 本草新编 [M]. 柳长华,徐春波,校注.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1996 : 242 - 245 .
张志聪 . 本草崇原 [M].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 2011 : 62 .
吴其濬 . 植物名实图考:下册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63 : 768 .
Wolf F A . The fruiting stage of the tckahoe, Pachyma cocos [J]. Journal of the Elisha Mitchell Scientific Society , 1922 , 38 : 127 - 137 .
赵继鼎 . 中国真菌志:第三卷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98 : 411 - 414 .
HANBURY D . Notes on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 London : 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And Transactions , 1862 : 37 - 38 .
SMITH F P . Contributions Towards the Materia Medica and Natural History of China [M]. 上海 : 美华书馆 , 1871 : 165 - 166 .
松村任三 . 改正增补植物名汇 [M]. 东京 : 丸善株式会社 , 1895 : 201 .
孔庆莱 , 杜就田 , 莫叔略 , 等 . 植物学大辞典:第一册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18 : 805 .
邓叔群 . 中国的真菌 [M].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63 : 444 .
中尾万三 , 木村康一 . 汉药写真集成:第一辑 [M]. 上海 : 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 , 1929 : 13 .
石户谷勉 . 中国北部之药草 [M].沐绍良,译. 上海 : 商务印书馆 , 1946 : 53 .
陈存仁 . 中国药学大辞典:下册 [M].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1056 - 1061 .
杨华亭 . 药物图考:第二卷 [M]. 南京 : 中央国医馆 , 1935 : 48 .
木村康一 . 和汉药名汇 [M]. 东京 : 广川书店 , 1946 : 5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等 . 中药志:第三册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 600 .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上海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 936 .
南京药学院 . 药材学 [M].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61 : 1133 .
曹炳章 . 增订伪药条辨 [M]. 刘德荣,点校.福州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 : 85 - 86 .
陈仁山 . 药物出产辨 [M]. 广州 :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 1930 : 118 .
陈存仁 . 中国药物标本图影 [M]. 3版 . 上海 : 世界书局 , 1935 : 214 - 215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第一册 [M].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 : 554 - 561 .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20 : 261 - 262 .
孙思邈 . 千金翼方 [M]. 苏礼,任娟丽,李景荣,等,校释.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8 .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 , 上海市药材公司 . 药材资料汇编:上集 [M]. 上海 : 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59 : 222 .
王惠清 . 中药材产销 [M]. 成都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 .
雷敩 . 雷公炮炙论 [M]. 南京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 : 3 .
唐慎微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M]. 蒙古定宗四年张存惠晦明轩刻本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7 : 296 - 297 .
张璐 . 本经逢原 [M]. 薛京花,牛春来,李东燕,等,点校.太原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5 : 233 - 234 .
0
浏览量
29
下载量
19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621